我们的眼里,有时无法看到对方的存在
这句话是不是说得有点狠?但真实可能真的如此。不信,你可以想一想,在你们遇到大大小小问题时,你们是互相能够商量吗?还是很多时候在猜测?
在我看到的很多夫妻里,经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。在发生问题时,对方一个眼神,我们内心就开始迅速解读,当然这个解读方向,大部分都是负面。也就是当我们和对方相处一段时间后,我们基本就不愿意再沟通了,特别是有过不愉快的沟通经历时,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根据弗洛伊德先生所说的“快乐原则”运行,谁都不愿意费力,于是,在听一对夫妻叙述一件事的时候,你永远可以听到两个版本,并且都把对方放在一个伤害自己的可怕想象中。-
重庆冯晓强策略班
长此以往,我们基本没有和一个人过日子,而完全是我们在和想象中的那个人在一起过,并且我们内心还可以贴上无数个标签,后来,时间久了,对方就真的被你培养成了那个你想象中的“混蛋”了。在这个时候,每个人都很痛苦,却又无法解脱,因为实在是在一种相处方式习惯了,我们已经无法跳出来看关系了。
在很多亲密关系中,我观察到的很多伴侣是过日子模式,而非情感相融——这也是很多情感出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如果关系是个徒有其表的看上去的“亲密”,时间久了,每一方都有可能情感出轨,只是有的人出轨的是人,有的人是爱好、购物、旅行、书籍,或者很多可能性,但前提都是对关系无限的失望甚至绝望感。
之所以我们无法建立起这个链接,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,我们是否可以付出自己的真诚,以及坦诚自己的脆弱。在任何关系里,指责是个最省事的保护自己的手段,于是,可以听到多少伴侣在用长篇幅的,栩栩如生的方式来形容那个令ta受尽折磨的伴侣,却很少能有人真的面对自己的无力,如饥饿狮子般强烈的情感需求,以及那背后深深的孤独与无力感。
您还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: